
澳洲 482 轉 186 簽證的審批周期確實會受到政策變化的顯著影響。移民政策猶如復雜精密的機器,其任何細微調整都可能引發(fā)審批流程的連鎖反應。
從申請資格要求的改變來看,政策調整會直接影響到符合申請條件的人數(shù)規(guī)模,進而對審批周期產(chǎn)生作用。在 2023 年 11 月 25 日,澳洲雇主擔保移民政策出現(xiàn)重大變革,不再局限于 482 的 M 表長單職業(yè)才能轉 186 獲取 PR。只要持有 482 簽證,為雇主工作滿 2 年,且薪資滿足 7 萬澳幣,就有機會申請轉 186 簽證。這一寬松政策的實施,使得符合申請資格的人數(shù)大幅增加。大量新增的申請涌入移民局,工作人員需要處理的申請數(shù)量呈幾何倍數(shù)增長,審批周期自然而然被拉長。與之類似,2025 年 7 月 1 日起,澳洲雇主擔保最低年薪標準集體上調,482/186 簽證受到波及。核心技能最低薪資標準從 73,150 澳幣 / 年提升至 76,515 澳幣 / 年,專家技能類別(高薪類別)最低薪資標準從 135,000 澳幣 / 年上調至 141,210 澳幣 / 年 。這意味著部分原本薪資剛達舊標準的申請人,需重新評估薪資是否符合要求,雇主也可能因薪資成本增加而重新考量擔保意愿。若大量申請人因薪資調整問題需要補充材料或重新規(guī)劃申請,無疑會干擾正常的審批節(jié)奏,導致審批周期延長。
政策變化中的審核標準調整,對審批周期的影響也不容小覷。隨著移民形勢的變化,澳洲移民局可能對 482 轉 186 簽證申請的審核標準進行修訂,以適應新的移民管理目標。以前對于職業(yè)評估報告,可能只需申請人提供指定機構出具的評估結果即可。但政策調整后,可能要求申請人詳細說明評估過程中涉及的項目細節(jié)、技能運用場景等,以進一步核實職業(yè)技能的真實性與有效性。對于雇主資質審核,也可能增加新的要求,比如要求雇主提供更詳細的企業(yè)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以證明其有持續(xù)經(jīng)營并擔保員工的能力。如此一來,移民局工作人員在審核每份申請時,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研讀、核實這些新增的復雜材料,審批周期必然會相應延長。
政策變化還會在工作負荷方面對移民局產(chǎn)生影響,從而間接影響審批周期。當政策出現(xiàn)重大調整時,往往伴隨著公眾對新政策的高度關注和大量咨詢。移民局不僅要處理突然增多的簽證申請,還要應對眾多申請人關于新政策的疑問。工作人員需要投入額外的時間和精力去解答咨詢、處理相關事務,這無疑會分散他們用于審批簽證的時間和精力,導致審批效率下降,周期變長。政策變化還可能引發(fā)內部工作流程的調整,移民局工作人員需要一定時間去熟悉和適應新流程,在適應過程中,審批速度也會受到影響 。
澳洲 482 轉 186 簽證審批周期與政策變化緊密相連。申請人在規(guī)劃簽證申請時,務必密切關注澳洲移民政策動態(tài),提前做好應對準備,以減少政策變化對申請審批周期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