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人揪心的“三色”幼兒園事件還沒結束,網絡上對于國內幼兒園安全性的質疑此起彼伏。而反觀澳洲,寶媽們似乎不需要過度擔心。除了有著完善的法律體系,強制人們保護兒童以外,澳洲人們自身就對兒童這種“弱勢群體”有著發(fā)自本能的愛心。
而更重要的是,在澳洲,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正規(guī)或是非正規(guī)的早教機構工作,無論是兼職工還是全職人員,只要想在澳洲從事早教工作,幼教(包括非正規(guī)機構的幼教)全都需要持證上崗,必須經過專業(yè)培訓,得到政府審核合格后才能工作。
有了這三點保障,寶媽們便沒有了后顧之憂。那么今天一姐就跟大家介紹一下,在澳洲上幼兒園,寶媽寶爸們該知道的事。
澳洲的幼兒園多種多樣,因此大家要分清楚什么是Family day care和Long day care Childcare center。另外,和國內一樣,澳洲幼兒園也分公立和私立兩類。
公立的費用較為便宜但開放時間較短而且非常少。例如,同屬悉尼市中心范圍內的幼兒園,私立的費用一般在每天 120-150澳幣之間,而公立的則在90-100澳幣之間。市中心以外各區(qū)公立幼兒園費用每天80-90澳幣,私立則在100-120澳幣之間。除了機構性質的幼兒園以外,還有許多家庭辦的幼兒園family day care,根據(jù)家居場地限制可招收3-5名或更多兒童,也是不錯的選擇。
澳洲的幼兒園一般分為"托班"(nursery)、"小班"(toddler)和"大班"(preschool)。0-2歲在托班,2-3歲在小班,3-6歲則是大班。每天的作息時間略有區(qū)別,但一般私立幼兒園每天都會早開晚閉,總計11小時左右,方便家長上下班接送。
幼兒園所有的教師,無論兼職或全職,都需相關上崗證書,其姓名及照片都在園內公布出來。澳洲政府明確規(guī)定:所有幼教看護者在從事這項職業(yè)前,必須持有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兒童早教及看護三級證書。從業(yè)者必須經過專業(yè)培訓,同時要接受Working with children check的各項檢查后,才能上崗。
日托型早教需要嚴格遵守澳洲及所在州政府的管理條例要求,同時必須通過家庭日托型看護family day care資質保障體系的認證。
而在澳洲很多幼兒園教師,都是因為自身本就非常喜歡孩子們,所以對孩子們非常溫和且愛心,時常和孩子擁抱,讓小朋友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快樂和愛。
(題外話:反觀中國的幼兒園教師體系,雖然現(xiàn)在國家給出幼兒園從業(yè)資格要求的最低要求是,大專,但不乏各種各樣的幼師培訓機構,短短兩個月就可以拿上崗資格證。試問,這些人本就是社會閑雜人等,有沒有正確的三觀都不知道,怎么可以去當老師,還去“教育”祖國的“花蕊”們?)
(之前在網上看見一條帖子,是這樣描述國內的幼兒園的:
“之所以有許多人支持送孩子去幼兒園,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和同齡人接觸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能力,溝通能力等。但事實上,孩子在國內的普通幼兒園(甚至有些收費相對較高的雙語/國際/加盟)都得不到這些能力的發(fā)展。許多幼兒園或老師老師為了方便對孩子的管理常常要求他們靜坐或是不許與旁邊的孩子“交頭接耳”來保持室內的安靜。這無疑是對他們愛說、愛笑、愛動這些天性的抹殺。孩子絕大多數(shù)時間在幼兒園也都在呆在教室里面,真正戶外跑跳的時間也非常有限(據(jù)說是為了減少事故)殊不知兒童擁有特殊并且卓越的危機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他們也需要在不斷的摩擦和探險中認識“危機四伏”的世界。‘give them chance to make every possible mistake!’ 是幼兒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幼兒園卻沒有機會受到這樣的教育。”
——知乎網友高靜)
下面一姐總結了關于澳洲幼兒園內的一些教育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與國內的幼兒園有什么不同。
1、孩子無理哭鬧時
當小孩無理哭鬧時,不能為了讓他停止哭鬧而馬上滿足他的無理要求,要告訴他只有停止哭鬧了才可以給他一個擁抱并酌情滿足他需要。在一歲半至兩歲孩子班上嘗試過很多次,基本有效。小孩不會因為自己需求不能滿足而哭鬧不止,做事情開始有度,而且必要的時候,直接忽略他們的哭鬧,有些不太任性的孩子一兩分鐘就能停止。
不過要注意區(qū)分,有時候孩子哭鬧是生理需要,生病,或是希望得到你關注。雖然現(xiàn)在這種哭不抱,不哭才抱的方法引起了很大爭議,不過,我個人還是建議媽媽們用親密的親子方法來和寶寶接觸比較好。不然寶寶哭一直視而不見,真擔心寶寶長大后性格會出現(xiàn)問題。
2、孩子的用餐教育
澳洲幼兒園寶寶從十三個月開始,就開始獨立坐在小板凳,圓桌上用手或者餐具獨立進食,用餐過程中學會使用“請,謝謝”等禮貌用語。吃飯過程中老師開始引導孩子學會等待,想吃的食物不是下一秒鐘就能得到。引導寶寶學會等待,有耐心,對他們現(xiàn)在或者以后都是很有幫助。
孩子在幼兒園十八個月開始能在老師偶爾協(xié)助下完成將吃不完的食物扔進垃圾桶,并將清理干凈的盤子放進水池等老師清洗,然后再拿濕毛巾將嘴和手擦干凈。老師在孩子自己沒擦干凈的情況下才動手幫忙。即使是十八個月寶寶也能對吃飯流程開始有一個初步認知。
從三歲開始,無論是上/下午茶,午餐全部開始實行自助式。不再是老師將食物分發(fā)好,而是將食物盛放在兩個大盤子,每個小朋友根據(jù)自己需求去選擇食物并選擇份量。培養(yǎng)了孩子主見,動手獨立性,且開始培養(yǎng)節(jié)約意識!
3、小孩子也有選擇的權利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但給他選擇的范圍。小孩子年紀小,有時候很難settle(冷靜)。如果一味將所有選擇權給他將會很難控制。比如孩子不愿意睡覺,老師會給他選擇:你是自己睡還是我把你抱到床上去睡?有孩子不愿意參加任何program(教學活動),老師會問你是去畫畫還是拼積木?有時候給孩子選擇的權利比赤裸的說教或者威逼利誘簡單的多。
4、孩子需要歸屬感
讓孩子參與到大人活動中來,讓他找到歸屬感,讓他覺得他是家庭,學習,乃至社會很重要的一員,也能增強他自信心以及動手能力。(belonging歸屬感,這是澳洲早期教育大綱很重要一點。belonging,being現(xiàn)在,becoming未來,是澳洲教育大綱的三大點)。所以從一歲半開始要求他們幫助老師清理玩過的玩具,那小掃帚開始清理戶外落葉等等,并及時告訴他,老師很需要他。做完后及時鼓勵,告訴他是一個好幫手!所以在幼兒園很多這樣的事情小孩都搶著做,老師也會因此而比較輕松!
5、正確的是非觀是需要引導的
孩子是非觀念其實很小就開始形成,重要是家長及老師引導。在孩子做錯事時及時提出來,并將正確的告訴他或者示范出來。即使是幾個月的嬰兒對這些都有初步的感知。必要時候對特別頑固叛逆的孩子給予適當懲罰。這樣能培養(yǎng)他的責任感,做錯事就要承擔責任,并接受相應懲罰。其實通常也就是停止游戲罰站或者罰坐,懲罰完后老師會重新問他再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怎么處理,小孩這時通常都會說出一些正確的決定。
6、“玩中學”的教育方式
關于learning through play(玩中學)。澳洲幼兒園無論多大孩子,沒有‘教’和‘學’這個概念。所有教室很少設有桌椅,老師學生通常坐地上,讓大家都沒有距離感。都是設置各種室內室外活動,讓孩子從玩中,或者從歌曲童謠里學,來提高五大智能:認知力,社交力,語言能力,大運動及精細運動。貌似很多國家學前教育是違法的。有個五歲多的中國孩子因為認得字母,單詞,會做算術被老師批評家長給孩子壓力過大。
不過玩中學也有自己的一些優(yōu)勢,就說幾點印象深刻的。人文方面:澳洲是多民族移民國家,一個班就是一個聯(lián)合國。所以從小他們會對各民族的習俗,簡單語言會有很初步的認知。教室環(huán)創(chuàng)也很多民族,音樂CD也是多國語言的CD。很多小孩幾乎都能說兩至三種語言。有時候老師也會帶著孩子做些多民族的食物,并一起分享。
澳洲幼兒園鼓勵孩子待在戶外多活動,感知大自然及自然現(xiàn)象。戶外設置也儼然一個游樂場。澳洲幼兒園鼓勵小孩各種運動,攀爬梯,從高處往下跳等。幼兒園不鼓勵太多商業(yè)玩具,更多的是原材料來自大自然的東西。
另外,從四歲孩子班上開始就設置了社會活動的內容,每周孩子都會分批帶到最近的圖書館。老師會跟他們介紹圖書館借的書與買的書的區(qū)別在哪,告訴他們借書還書的流程,不懂的時候如何從他人那里尋求幫助,鼓勵他們環(huán)保,要少買書,多借書并協(xié)助他們完成第一次借書。整個過程會有部分家長陪同。除了去圖書館,還會分批去市場,讓他們對買賣有初步認識以及如何按照自己需求,喜好進行購買也有了一定認知。
幼兒園班上經常會不定期舉辦各種show(表演)和party(聚會)。比如睡衣趴,要求孩子起床后不要換衣服直接來上學。超人show,上學前打扮成你喜歡的英雄模樣。老師會在教室設置一些你需要拯救的對象,然后等著各位'英雄'出馬!真的很有趣。還設有實戰(zhàn)的火災逃生,讓孩子從小遇險學會自救。
7、“引導”與“教導”
在幼兒園我們不讓用“training”(訓練)這個詞,說是只有對寵物才用這個詞。要用“guiding”(引導)。即使是小到上廁所,也是“toilet guiding”而不是“toilet training”. training這個詞在幼兒教育里是個消極的詞。但是同時也確實體現(xiàn)了澳洲早期教育的精髓。
由于澳洲對幼兒園的監(jiān)管很嚴格,對老師數(shù)量與兒童數(shù)量的比例以及場地大小等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因此整個悉尼區(qū)域內的幼兒園目前都面臨"一位難求"的問題。
澳洲的人力資源成本極為昂貴,因而許多人從懷孕開始就在家附近的幼兒園填表登記排隊,否則臨時排隊的話,等上個一年半載是常有的事。所以,提醒那些家有幼兒的新澳大利亞移民,入托入園可能是件比找房子更頭疼的事。